新闻动态

建州女真迁徙史:从黑龙江到朝鲜,再从朝鲜到辽东,可谓艰难曲折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2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13

建州女真,本名“满洲”,元朝称之为“水达达女真”,最初生活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交汇的五国城一带。到了明朝中期,满洲部落已经迁徙到了辽东浑河上游,并都接受了明朝的“建州”的封号,因此称为建州女真。从五国城到辽东的南迁历史是满洲民族不可被忽视的历史,但是国内的史书、教科书对这一段历史基本没有讲述。直到21世纪,才有许多研究成果出现。本文则主以时间为脉络,讲述建州女真南迁之历史。

一,水达达女真南迁

水达达女真,是元朝对金国东北统治核心区域女真部落的统称,主要主要有五大万户,分别是桃温(今汤旺河古称,在黑龙江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)、胡里改(牡丹江古称,治所在黑龙江依兰县)、斡朵里(府治在依兰县境马大屯附近)、脱斡怜(今黑龙江桦川)、孛苦江(一般认为在今黑龙江富锦县西南境)。

元末明初的时候,五个万户只剩下了桃温、胡里改、斡朵里三个万户,并逐渐南迁到了图们江、绥芬河、兴凯湖一带。水达达女真之所以南迁,很可能是遭遇到了“野人部落”的侵扰,被迫南迁。在南迁过程中,桃温部解体,其成员并入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。传说满洲祖先是仙女在吞卵而生,因调和三姓部落而成为了酋长,建立了“满洲国”。这个传说就是三万户南迁,演变为满洲部落的证明。

图片

此时,元朝衰落,即将灭亡。高丽王朝趁机北扩,将鸭绿江以南大片土地划入版图,并不断向图们江一带推进,鸭绿江、图们江以南的“十一处女真”部落被朝鲜控制。

1372年,生活在珲春河、图们江一带的满洲遭遇到了野人女真的袭击,被迫继续南迁到了朝鲜半岛部,进入到了高丽王朝的势力范围内。斡朵里部在猛哥帖木儿的带领下,最终定居到了阿木河一带(朝鲜会宁);胡里改部在阿哈出的带领下,定居在布尔哈通河、海兰河一带(图们江支流)。从胡里改部分化出的毛怜部(朝鲜称之为兀狄哈)迁徙到图们江上游的庆源一带。

1392年,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,建立了李朝(朝鲜王朝)。李成桂派遣使者招抚女真各部,授予万户、千户、百户等官职。同年,兀狄哈部、斡朵里部对朝鲜称臣纳贡,其首领把儿逊、猛哥帖木儿均被封为万户。从此,建州女真和朝鲜建立了长期的封贡关系。

二,建州女真内迁辽东

朝鲜积极北扩之时,明朝也推翻了元朝,开始在东北进行招抚。洪武年间,曾经在图们江两岸的女真之地设立三万卫、铁岭卫,但很快因为补给困难和朝鲜的进攻而被迫内迁。直到永乐年间,明朝对女真的招抚才出现了实质上的进展。1403年,朱棣派遣使者到女真各部招抚,胡里改部头领阿哈出首先接受招抚,其部落被册封为“建州卫”。第二年,猛哥帖木儿等也相继接受了明朝的招抚。自此,建州女真和明朝也建立了封贡关系。

明朝对女真的招抚,引发了朝鲜的危机意识,于是朝鲜加紧北扩,加强了对女真各部的控制。而朝鲜境内的建州女真则对朝鲜保持一种复杂的态度。一方面,建州女真需要朝鲜的粮食、物资救济,也需要维持和朝鲜的朝贡贸易来获得经济利益;另一方面,建州女真也不满朝鲜的北扩,希望摆脱朝鲜的控制。

图片

建州接受明朝的册封后,朝鲜对建州的两属行为十分不满,于是下令关闭庆源的市场,断绝女真的贸易。建州女真人生计难以为继,竟开始公然侵扰朝鲜。而阿哈出则在哦永乐四年带领胡里改部从朝鲜内迁到了方州(奉州、凤州,今吉林海龙县山城镇)。

朝鲜非常担心建州三部都迁走后,会失去控制,并成为了边患,于是力图阻止。同时,为了报复建州女真的侵扰行为,朝鲜在1406年派遣军队对女真进行了打击,结果毛怜部被袭击,其首领把儿逊也被击杀,史称“土门惨案”。而猛哥帖木儿又对朝鲜发动了反击,朝鲜只好将庆源府迁徙到镜城。1410年,猛哥帖木儿再次进攻庆源。但随后,女真就因为朝鲜关闭市场而经济困难,猛哥帖木儿被迫向朝鲜求助,但没有得到朝鲜的原谅。无奈之下,猛哥帖木儿带领斡朵里部和毛怜部也内迁到了方州。

图片

猛哥帖木儿内迁后,朱棣非常高兴,当即封胡里改部为“建州左卫”。经过这次事件后,毛怜部逐渐解体,过去的水达达女真只剩下了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两个重要的部落。

三,建州女真最终定居于浑河流域

内迁辽东后,建州女真帮助明朝守边,成为了明朝在辽东的重要军事力量。永乐年间,朱棣多次北伐蒙古,而辽东的军队也多次参与。猛哥帖木儿在1422年参加了永乐帝的第三次亲征,受到了器重。然而,永乐帝多次出征并未真正消灭蒙古势力,蒙古为了报复明朝的北伐,多次侵扰辽东,建州女真又开始东迁。1423年,猛哥帖木儿带领胡里改部再次迁回了阿木河。1424年,胡里改部在李满住的带领下,东迁到了鸭绿江畔。

此时朝鲜备受兀狄哈女真(此兀狄哈是朝鲜对图们江北岸女真的统称)的侵扰,朝鲜就想让猛哥帖木儿守卫边疆,于是大加笼络,加官进爵,加大赏赐力度,斡朵里部和朝鲜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。

但朝鲜对李满住则主要采取打击态度,因为胡里改部多次侵扰朝鲜,虽然朝鲜多次出粮食救助,但胡里改部依然多次冲关。最后,朝鲜直接禁止和胡里改部贸易,因而朝鲜和胡里改部的关系非常紧张。

1432年,辽东的女真人杨木答兀叛变明朝,带领部族也迁徙到了阿木河,并且和这里兀狄哈女真联合起来。明朝派遣军队追击,但军队却遭到了兀狄哈女真的包围。关键时刻,猛哥帖木儿带领军队来解围,让明朝军队躲过一劫。但兀狄哈女真怀恨在心,不久偷袭了斡朵里部,猛哥帖木儿战死,其子董山被俘虏。此事被称为“阿木河之变”。

图片

阿木河之变后,朝鲜趁机加速北扩,在图们江、鸭绿江一带迅速推进,并设立了城堡和州郡。1437年,朝鲜对胡里改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,还好李满住准备充足,击退了朝鲜的进攻。为了避免朝鲜再次进攻,李满住又带领族人西迁到了浑河上游支流的苏子河一带。

阿木河之变后,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凡察想带领部落和李满住汇合,但朝鲜担心斡朵里部迁走后,边防空虚,也担心建州迁走后成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,因而进行了阻止。朝鲜对给与了斡朵里部大量的物资,提高其地位,暂时让凡察、董山等放弃了西迁的想法。但朝鲜对女真的各部的镇压、控制,让斡朵里部首领不免担心,因而凡察和董山一直在伺机西迁。

图片

到1440年,凡察和董山毅然带领斡朵里部女真西迁辽东,他们突破了朝鲜的层层围追堵截,最终到达了苏子河流域,和李满住带领的胡里改部实现了汇合。此后,毛怜部女真等也不断迁徙到苏子河一带,他们聚居在一起,原本的血缘部落被打破,重新组合为了新的部落联盟。

苏子河一带土地肥沃,气候较为温暖,非常适合农耕经济的发展。迁徙到苏子河后,建州女真迅速发展起来,成为了明朝边疆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。苏子河一带处于明朝和朝鲜之间,能够同时和两国开展朝贡贸易,不仅可以通过朝贡贸易获得双份的赏赐,还能够控制贸易通道,并在贸易中获得明朝和朝鲜的铁器、农具、种子、粮食等,推动了建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蒸包子的女孩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